本站峰會由千家智客主辦,中國建博會支持。從2000年開始舉辦至今,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已經成為智能建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安防、智慧城市、系統集成行業領域一年一度的行業性大型盛會。
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 IoT行業首席研究員
戰略規劃與研究部副主任 葛涵濤
近年來,AIoT在各行各業逐步落地,5G也進入商業化應用。葛涵濤先生在《5G+AIoT助力構建智慧社區》演講時介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將依托兩大技術標準化組織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和TAF(電信終端產業協會),積極推進新技術、新終端產品的相關標準的建設和更新,并為廣大企業提供芯片、模組、終端設備的選型、檢驗和檢測以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
葛主任認為,5G有三大重要的業務方向,eMBB、mMTC和uRLLC,由于5G基站將是4G的兩到三倍,進小區成本高選址難,這是制約5G發展的一大因素。另外,從2012年到2019年,國家部門陸續出臺各種標準和政策,使物聯網應用、裝配式建筑、老舊小區升級改造等項目備受行業關注。根據人口數據和年齡層基數分析,智慧養老和智慧健康一定是中遠期的趨勢,預計未來3到5年養老社區、健康服務需求大幅提升,智慧健康監控終端產品和相應的服務或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以下是葛涵濤的演講內容,千家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與編輯:
智慧社區:基于物聯網數據互聯生活服務
葛函濤:大家好,我主要負責戰略規劃和趨勢分析,從政策講起,首先看時間點,就要看幾大部委不如在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相關的政策時間節點怎么定的,我從12年-19年,包括工信部、發改委等等部委的標準和政策里可以看出,物聯網行業重視程度飛速提高,裝配式建筑、智慧工地、數字化園區、商區的運營、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等領域也是備受市場矚目。
另外一個時間點,從分析師的角度來講,智慧養老和智慧健康會是中遠期的大趨勢,短期看大盤,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65歲以上老年人從1995年的7510萬人,人口占比6.2%增加到2018年的16658萬人,人口占比提高到11.94%隨著建國后第一、第二批嬰兒潮進入到70歲,這批老人處于未失狀態,再過20年處于養護狀態,那個時候的智能社區和智慧養老配套水平很難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等到50后進入70歲,未來3到5年養老性社區、健康服務將加速行業發展,包括智慧健康監控的,慢病監控相應的終端產品和服務也是重中之重。
智慧社區的核心力量在哪里?首先是頭部房地產企業,也就是指規模在千億級別以上的房地產企業,因為只有這樣的企業必須要上數據中臺,能通過物聯網的手段運營管理業主,管理社區生活服務。50%的物業企業都在使用物聯網+AI技術,現在地產商拿地變得困難,整個人口紅利也沒有了,都是基于存量市場之爭,房地產開發商向生活運營商轉變,我最近跟房地產商的朋友聊天說,他們之前相當于匈奴,用粗狂的方式拓展市場,把這個地方打下來馬上房子賣了,現在不行了,地方都占完了,現在要怎么辦,現在要“種田”,好好的運營這些社區,根據數據做停車場、強電、弱電數據的采集,節能提效,這個跟物聯網強關聯,把社區的生活服務做起來。
5G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但制約條件不少
對于目前5G正火熱的發展趨勢,因為從事通信行業多年,我對此有一些個人理解,5G正式商用以后涉及到幾大業務場景,5G的核心場景,5G一定是跟著垂直行業的場景走的,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采用5G的技術。其實在不同的5G業務場景,需要用不同的物聯網技術去應對,我們項目落地的時候發現不一定上的最貴就是最好的,只要解決困難,把客戶的需求滿足,比如家居內部或者辦公區內部上Wifi的解決方案,沒有必要上更貴的方案,并不一定都需要采用5G的方案。
智能只是方法和手段,其實更多的還是在于社區服務,社區服務是很重要的。我還有一個觀點,不能過分重視智能化和終端產品,在物業服務和社區服務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有一個觀點是做酒店式的物業服務,為業主提供有溫度的物業服務,如果都上機器人了,老人沒有人溝通,沒有溫暖的擁抱和笑臉,實際上并不能有效的實現物業服務的管理和運營。在今后整個智能化運用場景里面智慧物業的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轉型方向。
隨著第五代通信技術正式商用,為什么提邊緣計算,因為數據量太大了,可以考量所有的場景,海量的數據采上來,大量的臟數據和無用數據,這個不能都上云,再大的帶寬也承載不了這么大量的數據,要把計算放在邊緣上進行。所以5G來了以后必須要提邊緣計算。
5G有三大重要的業務方向,eMBB、mMTC和uRLLC,什么時候可以商用,要看國際標準,國際標準主要看3GPP。因為三個不同的應用場景對應的業務區別非常大,所謂的萬物互聯,互聯互通,5G是跟著垂直行業應用走的,應用場景和需求如果出現,對應的5G場景的關聯才能對業務直接產生關聯。
跟智慧樓宇、智能家居關聯最大的一個是增強移動寬帶和海量機器通信。這個是端到端的5G網絡切片,包括前面的三大5G應用場景,包括5G的網絡切片,這些都只能局限于5G的獨立組網體制下才能應用,5G切片是5G非常重要的技術,把實際的物理通過虛擬化的方式進行切片,把網絡通道切片以后,比如在住通道的網絡阻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切片的技術暢通無阻。
每個人都手機,手機在室內沒有信號怎么辦?5G的頻率要比4G的頻率高,4G的波長比5G的波長長。在穿透70公分和80公分混凝土墻,以及玻璃和鋼結構墻的時候,信號會受到影響的。涉及到5G小基站在社區和園區的布設如何更有效的覆蓋建筑面積,另外在覆蓋以后如何增加室分,把信號擴散到室內,使室內都有信號覆蓋,如果不把這兩件事情做好,如果手機支持5G也有可能沒有信號。5G小基站時代,基站可能是4G的兩到三倍,基站進小區成本高選址難,這是制約5G很大的因素。
住建、家電標準互認:制定參考依據,全力推進
提到標準,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是中國信通院旗下的標準化工作組,由中國信通院做牽頭單位,工作組里有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成員,基于房地產商的需求和困難,連同芯片運營商、集成商、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伙伴一起合作,在這個立項過程當中不斷的迭代,建立團體標準并應用在實施項目,這個是最重要的。現在團體標準做的很多,但是落地有幾個在用,有沒有人用,有沒有規模用,這個是關鍵。而且現在物聯網技術發展速度和迭代速度太快,今天一個新場景,明天有一個新場景,在進行實際的智能化改造和施工過程當中缺乏參考標準和依據,有相應的參考標準的依據出來,有利于規范行業的智能化建設的良性發展,這個是我們一直全力推進的。我們的主要合作對象是以TOP30的房地產開發商為重點,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訴求,而且他們的生命周期也更長。
我們現在想與住建體系、家電體系的行業標準化組織深度合作,實現相應標準的互認,這樣才能有效推廣到房地產開發商和家電的體系里面去,這個就是在平臺上電路上不沖突的情況下,結合房地產開發商的需求,實現設備數據部分的入戶數據的互聯互通的交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不同場景之間的無感的聯動。毋庸置疑,服務型機器人是未來的趨勢,另外就是AIoT的發展趨勢,長租公寓、智能語音、AI場景應用等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謝謝大家。
參與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