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演講主題: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建筑項目特點,演講嘉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院顧問總工程師張文才
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于12月10日在廣州中國大酒店盛大舉行。作為智能建筑行業第一會,無論是從規模、展商級別、還是討論熱度等都堪比往屆,現場迎來了來自各地的智能建筑行業的設計院人士、系統集成商、渠道商、廠商、終端用戶等專業觀眾超過800余人,共同探討智能建筑最新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在本屆高端峰會上,現場嘉賓與觀眾共同探討了智慧城市、云計算、物聯網、微智能等業界熱點話題。其中涵蓋綜合布線、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安防、建筑節能、系統集成等相關細分領域。其中來自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院顧問總工程師張文才于現場探討分析了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建筑項目特點。
張文才:各位早上好,以往參加千家網智能建筑峰會主要是致詞,現在還有一個技術講座,千家網在這個行業中的影響是越來越大,峰會能夠到會的人數和贊助商的質量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切實體會到做不容易,做好更不容易,但是千家網做到了,所以向他們表示衷心的祝賀,也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院顧問總工程師張文才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智能建筑項目特點》這跟我們生活相連的,前一段時間建設部組織一個示范項目,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都有不少智慧城市的建筑項目。城市管理涵蓋很多方面像智能電網、智能土地資源管理、智能的房地產交易管理、智能城市安防、智能城市交通、智能城市的能源管理、市政管理、突發事件管理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城市管理范疇。
城管的架構和設計的領域涵蓋方方面面,前兩年是數字化城市的概念,現在提出智慧城市,這兩者是有區別的。數字化發展了多年,現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涵蓋了數字化的產品,數字化的技術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當中,但是數字化不等于智能化。所以說系統要具備數字化,這是基本的前提條件,然后要具備智能化的功能,要具備信息資源的共享,還要具備跨行業領域的協調應用,這就是從所說的智慧城市里各方面體現出來。目前的平臺都是各自為政資源共享很難實現,舉個個簡單的例子,其實很多穩步并不是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人為的問題。比如說室內的無線覆蓋,有幾家運營商在競爭,可以裝一套,但是又產生了分成的問題。
所以說在技術層面上,智慧城市建筑是基于信息互通互享的平臺,達到人與人、人與物的聯絡,這個就通過城市的網絡,實現中國的信息平臺,將各種的信息通過匯聚、處理、傳輸,形成一個網絡。
從智能建筑的定義來看,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為平臺,然后提到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優化、組合,有感知、推理、判斷、決策、綜合、累計形成高效的環境。所以說智慧城市是由各種各樣的建筑組成的,所以要求我們必須是有一個智能的建筑,這樣就不至于形成一個孤島。
第二是我們生活、工作大部分是在室內進行,所以作為智慧城市的結點,涉及到各個領域,而智慧城市涵蓋了大部分的領域,并且室內和室外大部分還是涵蓋在一起的。所以智慧城市里面也是需要通過各個建筑的信息,當然是有用的信息,進行和好的分析、判斷,對于整個城市的智能化做更好的管理。
在過去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房子可以賣好幾個買家進行詐騙,現在是交易完以后立刻在網上進行房主的變更,并可以在網上調出相關信息就知道是否存在欺詐的行為,所以這是進行實時的管理非常方便。另外智慧城市要做到用電、用水、用氣出現故障的時候進行應急處理,不影響故障建筑周邊建筑的正常運行,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預案。因為現在的城市管理某個地方出現故障,其他地區一大片到起了連鎖反應也產生了故障。而智慧城市需要構成一個網,當某個地方出現事故或者故障,故障地方暫停運行,而其他地方不會受到影響繼續運行,可以通過不同的回路把進行連接供應過來,這目前在一些城市里面還是比較欠缺的。
還有一個方面是跟我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就是不出門知天下事,以前通過紙質的或者口頭傳達,但是現在的信息發達情況下在辦公室或者住宅樓內進行人們之間的溝通、可以進行購物、銀行交易、證券交易、察看交通出行、天氣預報、大到國際、小到一個地方的信息都可以即時了解,這就是城市的信息網絡與智慧城市的信息網絡是相同的,達到資源的共享。
page
另外關于能源的問題,因為能源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因為一個國家的發展要依靠能源,所以要全面做好節能。建筑和相應的設施在運行過程中通過合理操作控制達到節能,另外一個是市政各種能源在輸送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三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免費資源,像太陽能、風能。如今已是智慧城市對能源消耗應該做到掌握各種建筑實時的耗費情況。各個建筑真正做到能效管理,通過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從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從能耗的計量真正達到能效的管理。
因為我們生活、工作環境需要耗能,在建筑中,對于能耗的檢測、能耗的數據是由建筑、智能化系統來完成的。在城市也是有城市的能耗系統將數字進行分析,做成節能的決策,所以建立能耗平臺對建筑的能耗進行分類檢測,實時了解,并在能效管理上采取措施,節能已經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節能勢在必行,能耗檢測能夠有效的提供決策的依據,檢測的能耗與國際大平臺聯網,及時的發現浪費資源的現象。
另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安全的環境,現在整個公安系統打造平安城市,對建筑來說,也包含在這方面,尤其是大型的公共類的建筑,像目前各地打造的平安機場。機場里面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一個攝像機可以覆蓋到的范圍,可以了解里面的情況,所以這些就是出現建筑內的情況建筑信息,還要往城市總的檢測平臺上輸送信號,構成這個建筑或者一片、一個城市安防的網絡。現在安防的檢測,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另外一個是智能交通的問題,這也是困擾大家的,人們長期因為停車難怨聲載道。智能交通應該在出行之前應該知道哪些道路情況怎樣、哪些路面停車、地上停車多少。在上海和北京可以看到,到某條街道的時候才知道什么單位有多少停車位,現在還有多少空位,我就說不要再這個街道上,從家里出門的時候就知道行不行?你說沒有停車位了,我根本就不開車過去,這樣就做到智能交通了。
還有一個道路檢測和應急的情況,在雨天或者惡劣天氣情況下,對于一個城市的低洼地帶、被水淹的地方要有相關的信息告知某個地方是城淹的地帶,并提前告知道路不通暢,做好人性化的設計,這樣才能達到正在的智能化。一個城市的交通智能化對老百姓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所以說構造一個智慧城市需要做好建筑內的智能化系統,采用開放的通信協議,真的達到智資源的共享,具備對外通信的能力。現在建筑設計,包括安防、消防等等,應該是直接對外有語流的出口,其他的也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避免一些人為的干擾因素,做到真正的該做到資源共享。
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是傳統的人工智能系統的簡單疊加,而是要整體布局,從技術層面到人為協調都要做好全面的整體系統架構。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統一規劃和部署并做好相關的協調。這樣的話,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資,也可以把智慧城市做的更好,把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緊密的協調起來。
我的報告到這里,謝謝大家!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