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2年12月13日,由千家傳媒主辦,千家網與千家品牌實驗室共同承辦的2012年第13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廣州站在中國大酒店隆重舉行。本屆廣州峰會集高峰論壇、頒獎典禮為一體,活動吸引了智能建筑行業專家、設計院人士、系統集成商、渠道商、廠商、用戶等數百人齊聚一堂,共同圍繞“數據中心與安防發展趨勢”與&ldq...
2012年12月13日,由千家傳媒主辦,千家網與千家品牌實驗室共同承辦的2012年第13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廣州站在中國大酒店隆重舉行。本屆廣州峰會集高峰論壇、頒獎典禮為一體,活動吸引了智能建筑行業專家、設計院人士、系統集成商、渠道商、廠商、用戶等數百人齊聚一堂,共同圍繞“數據中心與安防發展趨勢”與“住宅與建筑智能化新技術”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以下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張公忠教授帶來的《新時期建筑智能化發展談》的演講: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張公忠教授
張公忠:各位新老朋友中午好,我這個題目叫做新時期建筑智能化發展,主要是因為現在新時期發展得很快,從智能建筑發展到物聯網到現在的智慧城市,所以在目前物聯網跟智慧城市發展的情況下來看我們的智能建筑,我們提出來要發展新的信息技術,要發展“十二五”規劃里面也強調物聯網的應用,現在看物聯網的應用,前兩年說物聯網說得很多,后來就玩到智慧城市,現在北京每個月都有兩場智慧城市的論壇,我認為現在的信息化時代跟過去90年代信息化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叫做智能信息化時代,我們研究互聯網上的信息,所以物聯網跟智慧這個提出來以后,主要從信息化考慮。當然電腦信息業表現在里面,主要考慮是傳感控制信息。
我們中國城市信息化建設2000年還是在初始階段,到了2010年就是數字城市信息化,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到了2009年以后大家都要構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革新技術是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這些,所以現在處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初級階段,智慧城市是很長的階段,大家也很重視這么一個大環境。
第二個問題看一下智能建筑發展狀態。現在我們的智能建筑一路走來是一個跨部位、多行業的系統,包括常規和專業來大系統,技術一部分牽涉到傳感控制,智能建筑覆蓋了整個城市的所有行業,現在從產品數字化到活動網絡化到系統IP化再到系統虛擬化,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們國家要做就變成全球最大的。
一路走來產生很多問題,有五多:機房多、平臺多、微觀人員多、投資多、耗能多,設計理念是從下而上,而不是下面一個工人一個子系統,現在系統的集成是子系統疊堆。系統管理是分散的行政管理主導,使得各個系統都是孤獨的,這是一個很主要的問題??纯纯傮w架構,分了常規,常規里面有傳感控制系統,物聯網是專門針對傳感系統說的。
與主干控制無關的系統,綜合布線、信息網絡、語音通信網,衛星與有線電視,移動通信信號等等,跟傳感有關的,智能家居,建筑設備等等。其他部分的智能建筑立面都是跟傳感控制系統有關的,將來就是物聯網的應用。
下面說一下物聯網與智能建筑,一個是核心價值和一個目標,應用模式、應用體系架構,智能建筑是物聯網應用。物聯網的應用技術在1996年互聯網出來以后,他的體系架構不是一種物理的網絡,現在還是這樣的,這不是電腦上來的,是通過傳感器過來的,所以是傳感信息。到2005年專門提出物聯網的概念,可以說他是把客觀存在總結出來的東西,傳感控制信息在物聯網上的應用,核心價值是使得基層單元的傳感控制信息從孤島走向大集成應用環境。第二個核心價值在群和遠程的大集成應用環境實現對傳感控制系統的管理、監控和維護。他一定強調是一個集成關鍵上對傳感控制進行管理、監控和維護。
他的應用目標是構成物聯行業集成系統,進而建設智慧城市,二是國防現代化,第三是國際物聯網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搞互聯網的時候懵懵懂懂就過來了,所以話語權都被西方國家了,現在不能像過去一樣,美國的IP有主導權,誰掌握了國際標準誰就有市場,如果這些國際標準是全球性的國際標準,在政治上絕對有影響,所以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國家為什么要很注意這個問題,也是第三個目標,說清楚這一點,大家對物聯網的應用要認真看待。智能建筑這個東西存在大量物聯網應用里面。
現在建設智慧城市都在做規劃,先把園區做好,把基層好。物聯網的應用模式包括兩類,一類是MAI,積極就是小的集成,第二個是MaaS。MAI是基礎,Maas是MAI的擴展,這里面除了產品廠商,系統集成商跟服務運行上還缺少電信運營商。MaasS支撐了行業、區、城市云計算服務的發展,是智慧城市必要的技術支撐。
物聯網的體系架構,下面是價值控制層,你下面不能光有傳感器還要又監視器,上面就是網絡層,然后是應用層,應用領域和服務支持。這個應用體系架構大家都知道了,還有公共技術。物聯網體系我們國家工信部十幾個行業搞了這么一個體系架構中心,這個體系這上面是比較全的,下面的感知層要考慮控制的問題,因為你信息肯定要往上走,通過軟件禁止認知,然后可以人來控制,也可以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的話下面感知層必須有控制,所以不光是感知層是感知控制層,第二層是體現設備到設備的。
下面說一下智能建筑物聯網的應用,這就是剛才把體系架構再具體化一些,感知控制層里面其實就是通過短距離現場互動權力物件,上面是中間件,最上面是B/S,集成很方便,管理起來也很方便,橫向就是一個信息安全系統管理,這么一個具體化的智能建筑物聯網架構。下面舉三個例子,一個設備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
建筑設備系統,恰面是控制層到管理層,到了物聯網架構就是看指控制層,網絡層有WebSever,構成了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物聯網的結構,中間的控制器既是控制器又是網關也是一個WebSevr,,DDS也是WebSever,我們看一下視頻監控的物聯網架構,這個矩陣控制器是虛擬的WebSever服務器,上面是HTTP,架構非常簡單。
我們網絡攝像機也是這樣,大家看他介紹除了高清等等以外,他一定說我們有什么協議,實際上簽了很多協議的網不僅僅是網絡攝像機,現在做網絡攝像機的,只是把他網絡的接口用上了,把里面的協議都忽略掉了,實際上他里面是有WebSever支持他的HTTP,很多較架構看起來都是有一個共性在里面,從設備到視頻監控都有這些共性在里面。數據中心動態監控系統,也是一個嵌入式監控器,他把數據中心設備連起來,都是有內嵌的WebSever在里面。
我們再討論一下兩個業務模式,看一下MAI和MaaS,他智能建筑集成模式系統是MAI,MaaS是將他再一個園區里面集成起來就構成一個云,還有把所有的監控系統連接起來,最后是各種各樣的東西匯集到智慧城市去了。
我們的腦子一定要說從單體走向建筑群、區、行業和城市上,而不是一個孤島,所以我們要這樣搞工作、搞產品,我們的設計方式一定要從頂向下設計理念,要全面的IP網絡化,B/S應用模式,然后物聯網嵌入式系統架構,這樣機構更優化。然后采用虛擬化跟門戶技術,我們要高性能、使用傳感器執行器、綠色智能建筑等等,是數據中心進行連接的,數據中心大數據量是他的特點,第二數據中心集成化要非常非常高,所以我們將來是以數據中心來進行連接,將來數據中心發展到一體化,搞智慧城市數據中心發展得特別快,需要高度集成化,這樣數據中心跟數據中心連接的時候,你要調用都非常方便。
下面黃色這幾個東西是我們要創新的,是最好的實際。
好的,謝謝大家!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刪除。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