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智能化安防,是現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系統。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趙濟安教授級高工帶來的演講是《精心構建現代建筑安全技防體系》。趙濟安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安全技防還面臨著技術的大發展,技防策略的大提高。所以,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要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更加合理配置,更低的投資,更高的可靠性,這是研究的問題。應用不斷發展的現代智能科技,構建日益完善的安全技術防范體系,為各類功能建筑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這是我們面臨的主題。
以下是趙濟安教授演講的現場實錄。
趙濟安: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的教授級工程師,專門做工程、研究工程領域的,我畢業于82年,專業研究技術運用,今天上午我聽了一些專家的發言,所談到的問題都是現實的問題。我參與了國家智能化大部分的標準,標準是一個管理,是一個限定,限定與工程管理、與技術質量管理,但標準是滯后的、被動的。另外,標準要同步推進,國家現在面臨的技術管理標準問題,沒有及時的升級更新版本滿足實際需求。
你們可以看到,國內的任何標準都是滯后的,被動的,你不要給予太多的希望。早上我聽到一個問題,一個從事這個行業的小企業,他處于種被動、埋怨狀態。我就對他們提出個建議,需要你不斷自我完善,提高技術,并主動的投入。在任何狀態下,你都可以切入進去,包括我們設計院的工程師,我們現代集團從事國內最大的項目,我們研究目前碰到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必然的。我現在主要從事技術研究和發展,談一下標準問題。
今天上午談到行業技術發展方面的問題,我一直和同行交流,有標準的東西我們就會做,有標準的東西大家不一定會參考太多,因為什么空間概念。下午我提出關于如何做工程的主題,上午我提出到關于硬件和軟件關系的問題,這是關于中國安防的現狀。現在國內的安防導向也有問題,我是強調安全技術防范體系,其有很多問題可以探討。安防不是買設備,但因為安防的門檻很低,目前停留的狀態就是買設備、裝設備。安防是一個體系,安防目的是后期的保障,目前國內的狀態是重硬輕軟,但我們更多關注技防的策略,而不是在乎項目多大,配什么系統。以后,更多注重技防的方案和策略,軟的成分會大于硬的成本。
中國銷售體系有個不好點,在國際上任何產品都是公開價。99年,我在美國從事工程服務時,美國在布線及一些末端的家居都在超市買,運用是與用戶直接有關的,不會切入工程這個概念。所以,某些廠家說你東西牛,那你將開放的價格,明確的技術放在超市,讓用戶去選擇,國外的建筑末端,很多都是在大超市買的,所以我提出這個概念。工程運用是偏向于它的功能性、技術性,直接的商品交易思想很簡單,現在提出物流、電子商務,進入這個空間越來越少。
安防行業講究策略,講究管理,講究功能性,且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設計院工作,我們從事很多大小規模的設計、工程咨詢、方案的研討,我們不但研究產品怎么用,更關注方案達到的要求,因為產品是個現狀,今天我提到大安防的概念,是基于現代的應用及技術本身,應用是不是銷售管理?產品技術是不是實現這種管理?這都是現狀,所以今天我談到的重新詮釋構建建筑安防體系,該怎么考慮?請各位注意,我指的架構重新詮釋,不是單一的、國內的、狹隘的,國內很多技防的管理是本地公安的安全防范審批管理,國家有規范各地出臺的相應管理要很明確,像上海出的一系列管理規范,對每一個建筑、學校、酒店、辦公、醫院等等,都是非風險等級。我們秘書長是專業做安防的,對風險等級有很強的概念,實際上目前大部分都非風險等級,風險等級是國家強制性規定的,醫院、酒店、辦公樓等很多地方對安防硬性規范都提出了要求。
國內的規范還局限于明確的表格,什么地方需要做什么,規定是簡單化的管理。我認為安全技防還面臨著技術的大發展,它的技防策略大提高。所以,面臨的問題是要做些簡單事情,更加合理配置,更低的投資,更高的可靠性、安全保障,這是研究的問題。
我們國內要重新考慮,構建現代建筑安全技防體系的策劃性,這個發言供大家參考。我提出幾個概念,應用不斷發展的現代智能科技,構建日益完善的安全技術防范體系,為各類功能建筑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我提出五個方面的討論,首先把握安全科技發展的趨向。我們在研究,應該了解安防科技的趨向,安防科技的概念反映幾個方面,至于它本身的基層科技、網絡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等基礎科技,安防應用它們的運用狀態如何?目前應用這些科技有什么好的產品?工程是用產品做事,而這些科技是怎么回事?應用這些科技的行業怎么回事?我們應該研究,應該注重把握。
第二個,應規避目前國內盛行的工程技術模式化搬用的簡單操作。我明確做一個比喻,現在很多工程都是簡單方案的套用,今天上午幾位專家提出酒店、學校、商場等等做些針對性的方案,國內方案很多是工程基礎模式照搬的。
第三個,是克服行業中新科技應用的商業化跟隨盲目狀態。這是現實,廠家怎么說,產品怎么說,大家就怎么用。產品技術不代表工程技術,產品要求不代表工程技術要求,方案和要求搬用產品的方案,這是商業化跟隨的盲目狀況,是一個很大的限制。
第四,倡導安防工程的科技安全功效。這個工程碰到很多,一個辦公樓攝像機至少放200個點以上,不是很復雜的寫字樓,以前做設計是幾十個,不會大于100個,現在至少大于100個、200個、300個項目,簡單的辦公樓,很簡單的平面,一個就是系統,指標提高。這完全是考慮技術性問題,綜合安防概念就是多專業技術的融合,形成一個共同相應。
第五是行業各個方面應該推助建筑安防科技進步健康發展。我今天參與這個會議討論,出發點完全是主動的。我們是專業做工程,做每一個項目都是重新來做的,從需求開始,從基礎方案開始。這提出安全技術防范的概念。
關于我的發言,就從構建安全防范,因為現在建筑技防安全體系是一個整體思想,我提出怎樣和行業探討做好安防工程。怎么做設計?從工程過程當,怎么進行配套的輔佐。我提出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完整技術依據。如果專業工程技術來制定方案,首先是技術依據要很完整。第二是要提升技防策略。技防是一個策略,是一個方案思想,方案是軟的東西,但實現方案要買設備,所以說方案是第一性,在項目里的成本和利益,我覺得成本就是硬件配置,優勢所在就是方案方面,這是價值體系,會占70%。我碰到很多項目,它提出硬件措施,管理程序免費,我認為免費肯定是假的東西,我們注重方案的策略,方案就是體現工程技術價值,提升技防策略是安防很重要的問題。
第三個是健全體系構造。安防的體系構造是規劃中首先考慮的文化。第四是實施監控過程。關于辦公樓,怎樣建立安全防范體系,辦公樓是最普通的一個建筑,我們不會把它做復雜,從技術依據,主要從幾個方面考慮,一個是硬件配套,安防是一個配套的技術設施,它不是主要的,它是配套的,安防是一個條件,是一個基礎設施,依托于主體部門。所以,應確立安全技防體系建設的基本出發點,首先是具有辦公功能的條件,第二個是形成辦公秩序的基礎,還有就是確保辦公環境的安全,滿足辦公建筑物業管理。這幾個方面,就是從技術方面提出出發點,是為了滿足辦公的空間環境要求。 另外是凸現辦公建筑功能屬性的特征,做安全防范,對建筑本身還有功能條件做深入的理解,理解之后才能展示技術方法。辦公有幾個區分,在一個辦公樓里,哪怕是100層,以上海中心為例,127層,623米,是一個垂直的城市、疊加的空間,我們也把這些空間作為一個構造,它有幾個構成、有哪些成分?在辦公成分里面,應該了解這樣幾個區域,第一個是公共活動區,基本辦公區、核心設施部位,相對運動狀態的人員,在這個基本辦公區里,有相對做運動狀態的辦公人員管理,以及支撐運行的管理方式,這些就是某種建筑物的空間和相對運動的人員兩個大局限。
實現辦公安全功能是屬性的第一特征。有公共活動區,其中這幾個活動區,實際上是偏向于技術性的開展,公共活動區,具有公共建筑的特征,是大型建筑的通用性形態。
第二個是基本作業區,符合基本辦公業務工作特征。第三個是核心部位,是辦公樓里安全技術防范重要區域。安全一定有風險等級,國家強制性,這是一個界定,第二是在非風險等級里面,不同部位的防范等級,因為安防有防范等級,還有關鍵區域,都是特別技防。從幾個方面,對每一個建筑來說,要有一個區分,區分是做方案的依據,我們評價方案或者設計方案,對對象有一個梳理,有明確的區分,才能認定技術是有針對性的、合理的,注重安防措施是有效的。
第三個組合是把握系統技術等級的界定。對于技術等級的概念,假如很好的安防技術方案,應該在這個范圍里面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部位有技術等級防范界定。這些界定就體現了功能區的差異性和技術等級的區別措施,我們對于技術等級界定有三個方面,一是把握辦公建筑機身風險等級的要求,辦公樓一般分成三個方面,有一個是金融業務的風險技術等級,一個是屬于行政辦公的技術等級,還有商業的辦公等級。這些不同的對象,現在國內管理有不同要求,我們應把握辦公樓自身風險的技術等級要求,把握各設防區域的技防體系,與防護等級相一致。不同區域,防范等級不一樣,在一個金融業的辦公樓里,信息以及數據中心就有一些相應的管理,有不同的要求,這些不同的要求從技防策略上都有相對的針對性。第三個應符合現在國家及地方系列安全管理規定和相關要求,因為技防是安全防范大環境下的一個方面,要滿足、符合國家規定,滿足符合本項的管理規定,要通過本地的程序納入公安管理。
我想有幾個方面的,第一個方面是做技術防范的依據性很好的梳理,這是安全防范工程首先要梳理的問題。依據梳理清楚之后,才能知道安全技防策略的成本。我們碰到很多同一個項目,價格成本相差很大,這個很大就是依據性很明確,這些都是技術。第二個是提出技防策略問題,技防策略在規范上篩找不到,國家標準沒有技防策略,這是個性的,是公司的技術實力的體現,不是國家規定,也不是規范的體現。
剛才我說一個項目可以搞500視頻探測點,或者搞200個,造價就不一樣,最主要是策略問題,因為規范有很多要求,這些要求實際上的手段是以基礎方案本身,我們提出對于辦公樓等聚集高智慧人群,從事高價值的工作場所,采取積極安全技防策略方面,作技術性的深化和提升。在這些場合里,技防策略是以現行國家規定合并的。大概布了幾個點,有多少數字,都要管理,要驗收,要納入管理程序,策略是要提高的。
安全提高技防策略,第一方面是安全方面的主動性。對于主動性,我提出這些方面,最大限度杜絕安全后果傷害的可能性,采取以實現防范限定思想危險的主動與忙技術策略,克服國內屢見不鮮的設備配置復雜、投資成本高、操作管理難度大,以及事后形成不同程度代價的回訪、記錄為重的被動性狀態。最近我們在上海項目碰到很多,平安城市數字化網絡的大投入,每個區幾千萬,由于是到年底,政府投資項目都要上,這是政府的管理要達到平安,技術性怎么樣跟上去,這是技術性考慮的問題。所以,就提出自動安防預防,大面積布點,大容量的存儲,大面積的鋪網絡,這都是為了防范,防范是為了普查,我提出安全策略主動性,系統技術有效性,技術方式人性化,系統配置可用性。我提出概念是安防策略是一個技術性問題,不是國家規范管理所限定,國家規范的標準是最低的,最低的限度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是一個主動性。所以提出要提升的安全技術防范策略。
第三個要健全體系構造,我們在秘書長的領導下,提出點線面,因為安防是一個周密的思想,不能有漏洞,有漏洞就不是安防。它是一個體系,它是一個構造,是全封閉的,這是安防過程中專業的問題。做項目系統,一個系統形成一個層次,形成一個區域。關于辦公建筑的安防體系,我們有一個構造技術,防范布局、技防體系等方面。
關于構造,提出大安防的概念,我認為是個大發展,還有安全性要求高。今年從國家公安部,當地的公安局,完全是一個統籌性的,現在都是叫做硬性,是全方策略的防范要求。在以后安防系統中,區域安防會納入地派安防,地派又納入本地的系統。所以,安防的整體構造思想,體現在技術方面,管理層,和層次化的構造思想,由上到下層次化、整體化、區域化、部位化的技防體系。這個構造會使資源的共享融合。
多防范形式融合的集約化信息采集,在以后的大安防要求下,對安防目前國內現狀,目前行業現狀單獨的采集視頻,單獨的報警傳感器,以及其他信號的采集,在以后的區域化信息采集所替代。
第三個是集成運行的綜合管理,談集成安防管理是可做的具體事情。現在有一定規模的項目,都是基于安防平臺上的行為。另一個大方面是技防防范布局,這是專業性的考慮,技術措施的運用,這方面的布點合理,實際上是涉及到安防的有效,因為該布的點一定要布到,該了解的情況一定要進行信息采集。所以,關于圖像的采集,一定是要有效的。關于通行控制,遙感檢測點,都是涉及到安防布點問題。關于布點,是最基礎的技術問題。安防行業放這些,歸類還是停留寧可多布,不考慮合理有效,寧可多投資,也不考慮成本回報。
這方面的空間很大,因為我最近碰到很多這種情況。布置是技術方面,從技術策略上應該提高。第三個是技防空間的利益化,安防設備產品面臨發展,工程上怎么運用和體現呢?安防的嚴密性和可靠性,空間一體化剛才提出點面線體綜合性的思想,我最近看過很多大項目技防的方案,我們關注方案的關鍵部位,關鍵區域,總能結合度。技防專家在研究結合部,現在很多垂直的工程都采取什么措施,我們采取區域有效,點線面結合的幾何融造空間。關于第四個監控實施過程,我們提出這樣幾個建議,第一個是要優化方案設計,方案合理了,才有良好的工程。沒有方案,就無法體現工程。方案的優化設計體現在指標,現在的方案都要有指標,我說的指標是項目的指標,不是驗收指標,驗收指標是最低限度,項目指標決定了采購設備的指標。還有是講究成本,講究配置成本。工程就要講究成本,不懂成本就無法做工程。所以,對于成本的配置,我們就提出一個精良的設備性。
還有是合理安全投入,可靠的技術保障,這就是成本。指標的配定,就設定到整體功能和成本。還有規范化的操作程序,首先國家規范標準,是技術規范的最低限度。還有嚴格質量控制,這是我從第四個監控設施過程對提高技術安全防范的要求。第五個是要推進持續進度,要發展這思想,我提出數字化技術應用演變,這是必然的,IT方面的網絡化也是必然的,明天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技術,所以無須認定這個價格高低,管理困難度如何,數字化技術演變在安防、技防里面是必然的,我們應該研究如何更好的提高安防技術。
第二個就是視頻監控技術,我們認為它是多種技術的綜合并運用于更廣泛的現場勘察。現在我們說安全是個大管理,偏向于安全性方面,很多公共建筑,它的管理不僅是安全,還有業務、流程,及一些其他的行政程序,在以后大管理上,會形成共享,共享安全綜合運用。還有就是出入口控制技術,在前幾年提出這樣一個運用趨勢的需要。它會用于發揮更大的價值功能,關于數字運用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我們要及早的接受,主動的研究,更好的運用。
第三個是安防綜合集成平臺的功能性突變,是很具體的問題。我們一直研究安全綜合管理系統,這是第一性需要,要求安防是一個綜合性,是一個技術的概念,所以這方面以后走向數字化、網絡化、綜合管理。另外,是安全信息的應用和開發,就是這些方面。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