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資深安防專家劉希清教授第十屆峰會安防專場演講
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原秘書長、研究員、資深安防專家和標準專家 劉希清教授
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原秘書長、研究員、資深安防專家和標準專家劉希清研究員作了題為《安防標準化回顧與展望》的報告。劉希清從三個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一是我國安防標準化的發展歷史,二是安防標準化與行業發展的關系,三是我國安防行業的未來。發言中指出,標準是行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是規范市場、引導市場促進貿易的一個依據。另外,標準現在跟專利、自主知識產權結合的越來越緊密,因此它也是構建行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環節。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沒有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和相當數量的標準做支撐,它的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都是不可能的。
以下是劉希清教授演講的現場實錄。
劉教授:各位女士、先生、專家、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千家網提供這么一個機會,我們能夠與安防業界和智能業界的老朋友會聚,而且借此機會可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跟大家一起進行交流。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我國安裝標準化的歷史與展望》。
主要講三個問題,一個就是我國安防標準化的發展簡歷,第二個講講安防標準化與行業發展的關系,第三個就是和大家一起為我國安防行業的未來做一個展望。
下面先講第一個問題,我國安防標準化發展的經歷,我先借此機會稍微介紹一下(TC100),我原來服務的單位就是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從事安防行業時間稍微長一點的同志可能都熟悉,這個組織的代碼叫做(SAC/TC100)。它是我們國家標準化管理400多個當中排序第100號的技術委員會,所以叫做SAC/TC100。SAC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簡寫,TC是協會的縮寫。這個委員會國家賦給它的任務是兩大項,一項是負責我們國家安全防范領域行業標準的制訂和修訂,還包括規范的實施。第二大任務就是對口國際化的標準化組織,(TC100)是對應國際建工委員會的第79委員會,我們中國TC100是國家授權代表IAC的中國委員會與IAC的TC79進行業務對口。具體的任務就是參與TC79制訂的標準討論、投票、審查,以及我們國家將來要做的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國際標準的提案,進行一些準備工作。主要就是這兩方面的工作。
這個標準化委員會是1987年正式成立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國的安防標準化僅僅只有22年的歷史。它的主要標志就是(TC100)的成立,從87年到現在,22年了,我今天把它分成三個階段來講,一個就是從87年到97年的第一個十年,叫做艱苦創業,奮力拼搏的十年。第二個十年是97年到2007年。是改革委員會發展壯大的十年。從08年開始,這個委員會進行了換屆,新屆的委員會成立,這個應該是繼續發展的十年。在第一個十年,(TC100)是經歷了兩屆委員會,它一共制訂了國標和行標48項。比較典型的就是GB1408的探測器標準,因為它代表了一批產品的標準。第二個就是以GA75-94安防防范工程標準要求,工程在投標的時候,我看沒有一家標書里面沒有這個標準的,這個標準已經在修訂,現在還在有效使用,GA27和GA38就是風險等級的規定。
(TC100)委員會之下成立了兩個分技術委員會,第一個分技術委員會是2000年成立的。第二個是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應用分技術委員會,是2006年成立的。這兩個委員會的成立,實際上使得安防標準化這個技術領域的組織結構比較完備了。它基本上包括了我們安裝的實體防護、電子防護和生物統計學的三大領域。在這個十年當中,共修訂了行標、國標69項,工作總量是117項。到目前為止,有效的標準是110項。比較典型的標準,我想智能建筑行業的同志們應該都比較清楚,一個就是以GB5038工程規范為代表的 工程建設的現代標準,包括5038、396等等,這是我們智能建筑行業還有安防行業用的比較多的幾個標準,第二個方面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我們最近這兩年制定的GAT669城市監控報警聯網技術要求為代表的一批平安建設的系列標準,些專家,特別是陳龍教授都參加了這個標準的制訂。第三個有代表性的就是制訂了一批系統的標準,比如說以GV2汽車防盜報警系統、汽車防盜防劫聯網系統、出入監控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等、。第四方面是制定了以GA308,還有 GB5038的第八章,以及城市聯網監控系統里面的功能檢測、軟件評測、竣工驗收和技術規范的等等評定標準。
2008年,是(TC100)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屆委員會成立了,新一屆委員會成立之后,應該說我個人認為,中國的安防標準化正在經歷著一個面向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巨大轉變,由于我們前20年基本上是國內在搞,跟國際標準化主要是引進、消化,我們還沒有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我們自己的草案。從這一屆委員會開始,已經提了好幾個草案,有些正在立項,正在討論。在座的好幾個廣東企業都參與了這些草案的討論。
目前這個委員會正在制訂的標準有50多項,包括一批生物識別的系統,比如說指紋、面向、靜脈以及到痕跡等等標準,大概有十多個,我來之前他們有些標準送到我哪兒去,讓我在看,估計明年這方面生物特征識別就會有一批標準出來。除了這批標準之外,最具代表意義的是最近已經基本完成的國家標準,安防監控視音頻編碼技術要求(SVAC),整個已經上報了專家評審,估計2010年會批準發布。這個標準應該是很值得一說,這個標準是我們國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門面向安防監控的視音頻編碼標準。這個起草的單位是在中國很有影響的電子公司,他的老總被評為工程院院士,他是開創了我國沒有芯片的一段歷史。這個標準當然從基本內容上,大致原理應該和國際標準的視音頻編碼都是一樣的,但是具體來講,很多方面跟現行的國際編解碼標準,比如說MPEG4、H264是有區別的。因為它是專門針對安防運用的,它把安防運用當中所需要的一些特別和要求都用編解碼的方式把它實現了。因此說這個標準的批準發布實施,對于保護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促進安防監控產業,從芯片到板卡到整機到系統,以及整個產業鏈的升級,應該說是肩負著重要的作用。
這是第一個大問題,回顧一下安防標準化的歷史。第二個問題,我想給大家匯報一下,安防標準化和行業發展的關系。大家知道,安防標準,特別是我們國家加入WTO之后,標準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球從上到下的關注,標準確實非常重要,它在一個行業當中處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呢?我想今天我就不全面說,我想突出講一點,標準是行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我就從技術基礎這個角度來講,它是規范市場、引導市場促進貿易的一個依據,做生意要做貿易,沒有標準是沒有共同語言可談的。另外,標準現在跟專利、跟自 主知識產權結合的越來越緊密,因此它也是構建行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環節。我們常常講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沒有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和相當數量的標準做支撐,它的健康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都是不可能。沒有標準化支撐的行業,必然是一個混亂無序的行業,不成熟的行業。所以,智能建筑這塊,標準體系也正在逐步形成,只有一個標準體系相當完備之后才能走向成熟,這一點我相信大家,特別是經歷了一個行業比較久的技術人員,應該感受特別深。
標準既然這么重要,標準怎么樣才能起到技術支撐作用呢?就是對行業的標準體系以及體系當中的標準,我個人認為它應該具有三大特性,一個是完備性,一個是兼容性,還有可拓展性,最核心的就是這三個。具體來說,完備性是一個標準體系和標準構成當中,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應該配套,應該協調,在技術標準領域,產品標準、系統標準、工程標準。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建筑行業來講,是一個老行業,但是智能建筑行業是一個新行業,安防行業也是一個新行業,所以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第二個特點,還要求有兼容性,兼容性的意思就是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是從縱向,任何一個行業的標準體系應該跟整個國家層面的體系或標準相兼容,不能矛盾。當然現在有些地方還做不到這么好,有些標準經常打架,這是大家經常發現的問題。從橫向來講,不管是小行業,還是大行業之間,標準也應該相互兼容、相互協調,比如說我們安防行業屬于社會公共行業里面一個部分,安防的標準應該跟消防的標準、交通管理的標準、監獄管理的標準等等應該相兼容。從跨行業的角度來講,安防的標準應該跟智能建筑的標準,甚至跟應急救援的標準,還有城市管理這些標準,都應該相協調。如果不相協調,這些標準制訂了之后,互相打架,特別是將來的網絡化,連不起來就是浪費。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